欢迎访问7788车友汇

味觉地图系谣言,科学揭示味觉的真实机制

频道:生活百科 日期: 浏览:63

味觉地图:一场世纪误读的真相

在人们的常识中,似乎存在着一张神秘的“味觉地图”,它告诉我们舌尖对甜味最敏感,舌根则更能感受到苦味,而舌头的两侧则分别负责品尝酸和咸,这一流传甚广的观念,其实是一场长达一个多世纪的误读,本文将深入探讨这一谣言的起源、发展及其背后的科学真相。

谣言的起源:一篇论文的错误翻译

“味觉地图”的谣言,其根源可以追溯到1901年德国科学家D.P.哈尼格(D.P. Hanig)的一项研究,哈尼格在舌头的不同部位滴下不同味道的溶液,并检测了每个位置对不同味道的感知阈值,他得出的结论是,舌头的某些区域对特定味道更加敏感,他的本意只是表明这些位置对某种味道的相对敏感度较高,而非绝对只能感知该味道。

这一结论在1942年被哈佛大学的埃德温·加里格斯·波林(Edwin Garrigues Boring)错误地翻译并传播开来,波林在翻译哈尼格的研究报告时,将相对敏感度误读为绝对敏感度,从而绘制出了一幅所谓的“味觉地图”,并将其写入自己的著作中,使其广为人知,这一误读,不仅误导了学术界,更深深影响了公众对味觉的理解。

科学的反驳:味蕾分布无显著区位差异

味觉地图系谣言,科学揭示味觉的真实机制

随着科学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味觉地图”并不存在,科学家们发现,味觉实际上是通过分布在味蕾上的味觉受体细胞来感知的,这些味觉受体细胞在舌头上的分布并没有显著的区位性差异,每个位置都可以感知到各种味道。

味蕾是舌头上的微小结构,通常每个味蕾中含有约50至150个紧密排列的味觉受体细胞,这些细胞能够识别不同的呈味分子,并将其转化为神经电信号,通过面神经和舌咽神经传递到大脑,形成味觉感受,无论是舌尖、舌根还是舌头的两侧,都能感知到甜、酸、苦、咸和鲜味等多种味道。

实验验证:味觉感知的微小差异

尽管“味觉地图”的谣言已被科学界广泛否定,但不可否认的是,舌头上的不同区域对某些味道的感知确实存在一定的差异,1974年弗吉尼亚·科林斯(Virginia Collings)的研究表明,舌尖对咸味最为敏感,而软腭则对苦味更为敏感,这种差异并不足以支持“味觉地图”的存在,因为每个位置都能感知到所有味道,只是敏感度有所不同。

个体之间的味觉敏感度也存在显著差异,对于苦味物质苯基硫脲(PTC),约有28%的人尝不出苦味,而65%的人则能明显感知,这种差异主要由基因决定,特别是TAS2R38基因的不同类型,会影响人们对苦味的敏感度。

味觉信号的处理:大脑神经环路的角色

味觉信号的感知和处理不仅仅发生在舌头上,更是一个复杂的神经过程,当味蕾上的味觉受体细胞感知到味道后,这些信号会通过面神经和舌咽神经传递到脑干和丘脑等中枢神经系统区域,最终到达大脑皮层的高级味觉处理中枢,在这些区域,味觉信号被进一步加工和整合,形成我们所能感知到的味觉体验。

在动物实验中,科学家甚至发现了对苦味和甜味分别作出不同反应的神经元,当苦味信号到达味觉信息处理的中枢后,会对甜味神经元产生负反馈抑制,并激活苦味神经元,从而放大苦味的反应,这一过程揭示了味觉信号在大脑中的复杂处理机制。

谣言的影响与反思

“味觉地图”的谣言虽然已被科学界广泛否定,但其影响却深远而持久,这一谣言不仅误导了公众对味觉的理解,还影响了烹饪行业和食品工业的发展,在品尝咖啡和红酒时,一些人会依据味觉地图的误导来卷起舌头的两侧以过滤酸味,而葡萄酒行业甚至根据这一谣言设计了特制的酒杯。

随着科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和普及,我们有理由相信这一谣言终将被彻底揭穿,我们也应该反思这一谣言背后的原因和教训,在科学传播的过程中,如何避免对科研论文的错误解读和误导性传播?如何培养公众的怀疑精神和科学素养?这些都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

“味觉地图”的谣言是一场世纪误读,它揭示了科学传播中的复杂性和挑战性,通过深入剖析这一谣言的起源、发展和科学真相,我们不仅能够澄清对味觉的错误理解,还能提高公众的科学素养和怀疑精神,在未来的科学传播中,我们应该更加注重准确性和严谨性,避免类似谣言的再次发生。

0 留言

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