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多人因登革热病毒死亡?谣言!
网络上流传着一则关于广东某地因疫情和登革热病毒导致大量人员死亡的谣言,这一消息迅速在网络上扩散,引发了公众的广泛关注和恐慌,经过官方调查和通报,这一消息纯属谣言,毫无事实依据,本文将详细分析这一谣言的起源、传播及其对社会的影响,并介绍登革热病毒的真实情况及其预防措施。
谣言的起源与传播
2024年10月17日,广东省茂名市公安局茂南分局网安大队联合公馆派出所查处了一起在网上散布疫情谣言的行政案件,嫌疑人黄某在百度上截取了几张医护人员身穿防护服进行路面消毒的图片,编造了“去年和今年来茂南区某地死了很多年轻人、青年人、中年人,存在疫情病毒和登革热病毒”等虚假信息,并在其今日头条账号上发布,这一虚假信息迅速在网络上传播,引发了不良社会影响。
茂名市公安局茂南分局经过调查,确认黄某的行为涉嫌故意扰乱公共秩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五条第一项之规定,警方依法对黄某处以行政拘留5日并处罚款200元的行政处罚,警方同时提醒广大网民,网络平台不是法外之地,对于编造、传播网络谣言,扰乱社会秩序的行为,公安机关将坚决依法予以打击处理,广大网民应自觉抵制不良信息,不造谣、不传谣、不信谣,共同维护清朗的网络空间。
登革热病毒的真实情况
登革热是由登革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病毒性传染病,主要通过蚊虫叮咬进行传播,登革热病毒的主要宿主是人、灵长类动物和蚊虫,其中伊蚊是主要的传播媒介,登革热的症状包括高热、剧烈头痛、关节痛、皮疹和出血倾向等。
1、高热:登革热通常伴有高热,体温可达到39-40摄氏度以上,发热通常突然开始,并持续2-7天。
2、剧烈头痛:登革热患者常常会出现剧烈而持续的头痛,可能位于眼眶后和太阳穴区域,头痛强度可以很高,严重影响日常活动和睡眠。
3、关节痛:登革热常伴有全身骨肌和关节痛,患者可能会感觉疼痛和不适。
4、皮疹:约一半的登革热患者会出现皮疹,皮疹通常表现为小而红的斑点或丘疹,主要分布在上肢、下肢、腹部和胸部,可能伴有瘙痒。
5、出血倾向:严重的登革热病例中,也可能出现出血倾向,如鼻衄、牙龈出血、皮下瘀斑、消化道出血等,这是病毒引起的血小板减少和凝血功能异常所致。
登革热的临床症状在不同的患者中可能存在差异,有些人群可能只表现出轻微的感冒症状,而另一些人群可能出现严重的症状和并发症,如果出现上述症状,并怀疑自己可能患有登革热,建议及时就医,进行专业的诊断和治疗。
登革热的治疗主要包括补液、退热、镇静止痛等方法,补液是为了补充患者因出汗、呕吐、腹泻等症状而流失的水分,维持身体的平衡,退热可以通过物理降温或使用药物来实现,镇静止痛药物可以缓解患者的不适症状,中医治疗、理疗等方法也可能有助于患者的康复。
广东登革热疫情的真实情况
广东省是我国登革热疫情的重点防控区域之一,每年夏季和秋季是登革热的高发季节,特别是在广州、深圳等南方城市,由于气候温暖潮湿,蚊虫滋生迅速,登革热疫情时有发生。
以2024年10月为例,广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布消息称,今年10月7日至10月13日,广州全市报告新增437例登革热病例,较上一周(252例)增加185例,环比增加73.41%,新增重症病例3例,但无死亡病例报告,广州本地病例360例,包括白云区100例、番禺区67例、荔湾区46例;输入病例77例,包括海珠区29例、越秀区16例、从化区9例。
面对登革热疫情,广东省各级政府和卫生部门高度重视,采取了一系列防控措施,加强疫情监测和预警,及时发现和报告病例,对疫情进行早期干预和控制,加强灭蚊工作,通过翻盆倒罐、清理积水、喷洒杀蚊剂等方法,降低蚊虫密度,切断登革热的传播途径。
广东省还积极开展健康教育和宣传工作,提高公众对登革热的认识和防范意识,通过媒体宣传、社区讲座、发放宣传资料等方式,普及登革热的预防知识,引导公众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减少蚊虫叮咬的风险。
谣言的危害与防范
谣言的传播不仅会造成社会恐慌和不安定,还会对疫情防控工作产生负面影响,在登革热疫情高发期间,谣言的传播可能会加剧公众的恐慌情绪,
0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