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土雨林(厦门大学:课堂设在雨林中、滩涂上)
“大家看看这根直径20厘米的‘密花豆藤’,它在雨林里最长可以达200米!”近日,在福建省南靖县的乐土雨林里,学生们亲眼见识“密花豆藤”蜿蜒相连,伸向密林深处,难寻其踪迹。这是厦门大学(以下简称“厦大”)生命科学学院“生物学野外实习”这门课在野外教学的情景。
这门课开设已有70多年。在上课过程中,学生们的足迹踏过雨林、滩涂、高山……在当下,这门课还与仿真技术相融合,并让学生在学科交叉中,拓展科研视野,激活了他们创新思维的“动力之源”。
在触摸大自然中学到本领
“生物学野外实习”是厦大生命科学学院生物科学专业大二学生的必修课。学院把课堂搬到大自然,让学生观察、触摸,领悟自然、解读自然。
在上课过程中,学生要学会借助绳索,爬到20多米高的树上。这是记者在采访过程中看到的情景。
“掌握野外生存技巧、锻炼学生的体力和意志力,也是课程目标之一。”课程领队、生命科学学院副教授侯学良介绍。
“课程要求我们要学会搭帐篷,学会夜宿野外,还要学会利用灯光诱捕昆虫。”厦大生命科学学院生物科学专业大二学生欧思路认为,课程的学习让自己更加独立,更加有胆量。
记者了解到,“生物学野外实习”这门课在厦大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1953年,学校生物系教授何景在野外进行植物调查时,发现漳州南靖县和溪镇的六斗山上有一片典型的南亚热带雨林——乐土雨林,这是我国东南沿海唯一的原始植物群落,植物密度极高,森林面积约300亩,植物却有400余种。
何景认为这片雨林非常适合作为厦大生物系野外实习基地,并随后在发表的调查论文中提出“必须严加保护”的建议。次年,由何景亲自带队,厦大生物系在乐土雨林进行了第一次野外实习。自此,厦大“生物学野外实习”这门课诞生,并延续至今。
野外实践与虚拟技术相融合
“生物学野外实习”还把学校的“漳江口红树林植物学实习虚拟仿真项目”“新兴模式动物文昌鱼繁育的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两个项目纳入进来,让学生们在“现实”与“仿真”之间自由切换。
在进入漳江口红树林实习之前,学生可点开虚拟仿真项系统,绿油油的漳江口红树林的全览高空图便跃入眼帘。大家可以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当点击“红树林生境”时,飞翔的白鹭便展现在眼前,还会出现白鹭的详细介绍。
“以前,同学们只有到了红树林基地,才能对红树林有直观了解。”课程副领队、厦大生命科学学院副教授程喆介绍,“现在,同学们在虚拟仿真实验室中就能提前了解红树林的特点,提前进行专题性研究方案的设计,这样,到了实地,学生就能把更多精力放在更深层次的实验探索上。”
在虚拟仿真项目学习中,学生们不仅能完成一些在现实中条件苛刻、危险系数高的实验,也能观察到一年四季不同状态下的红树林、文昌鱼……
2022年,“生物学课程野外实习虚拟教研室”被教育部列入首批虚拟教研室试点建设名单,这也是全国生物学野外实习类唯一的课程类虚拟教研室。
激活科研创新的动力源
学生在野外上课时了解到,近年来,福建南靖县和溪镇橙带蓝尺蛾虫害频发,而使用化学农药杀虫会造成生态污染。
“那我们就来研制一款生态环保的生物农药!”生物科学专业大二学生团队承接了这一任务。
学生通过研究实验发现,夹竹桃中含有多种生物碱成分,能够有效灭杀橙带蓝尺蛾,而南靖县六福精致农场就有很多夹竹桃,可以就地取材。学生们在此采集夹竹桃,并制成生物农药,还捕取橙带蓝尺蛾作为实验样本。
接下来,学生们经过清洗、破碎、加入试剂,进行配比、稀释……反复实验后,一款学生自制的生物农药诞生了。“这对于大二学生来说,无疑为他们未来的科研之路点亮了一盏明灯。”侯学良认为:“有一天,学生掌握的基础知识可能会被遗忘,但他们在实习过程中形成的对大自然的感悟,却能长存于心,那份创新的动力也将长存。”
2018年,课程组与厦大科技考古实验室、历史与文化遗产学院副教授葛威达成合作,将福建武夷山“闽越王城”遗址纳为实习基地之一。考古时挖掘出来的炭化种子、石刀石磨上残留的淀粉微粒,都可以通过生物学来进行分析,最终为考古提供证据。
“来遗址实习,让我们明白,生物学的课题,不仅仅局限于生物学本身,还可以与考古等多个学科交叉,这让我们学会了在实践中找课题,也学会如何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一名学生说。
如今,厦大生命科学学院的实习场所已经拓展到云霄县漳江口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厦门海洋珍稀物种国家级保护区、武夷山森林公园、现代农业生产基地等处。学生们在实践中,针对实际问题,自行设计实验方案来解决问题。他们利用各地资源,进行动物、植物、微生物等不同专题的调查,在“大千世界”中增长见识的同时,也激活了他们科研创新的动力源。(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 记者 熊杰 通讯员 冯诗茜)
教师在热带雨林为学生授课 熊杰 摄
学生在体验爬树 熊杰 摄
作者:熊杰 冯诗茜
0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