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十八盘(大泰山的“十八盘”究竟是谁修的?这位普通石匠为何能一战成名?)
泰山的夜晚,总和攀登有关。
万千旅人一步步踏过六千多级登山石阶,只为亲眼目睹一场最壮丽的宇宙新生。
其中,最为险要的十八盘共有石阶1633级。两侧岩石崖壁如削,盘道恰似天门云梯。
古代帝王文士都要从这里一步步向上,去体会世间那种势比登天的修行。
而比爬泰山更为艰辛的,或许就是修筑这数千石阶。这条通天的十八盘之路,竟然是出自最平凡的工匠?
清朝雍正八年,山东巡抚奏请修缮泰山庙宇和盘道,雍正帝派出内务府郎中丁皂保主持工程。
这位曾远征噶尔丹伴驾有功的正五品大臣,从泰山第一站岱宗坊就遇到了大麻烦。
因为花岗岩材质的坊梁太过沉重,数次起升都以失败宣告工程停滞。
正在这无可奈何之时,有一位路过的石匠自告奋勇,提出了“堆土上梁”的办法。
这是一种类似于埃及金字塔的建造方法,依靠土堆爬高,借力抬升重物,成功上梁后,石匠姜桂松一战成名。
姜桂松画像
泰山古朴沧桑的自然文化,体现在每一条不经意间踏过的道路上。
泰山学院副校长
王雷亭
“在红门宫看泰山的登山路,所有的石头全都是辉绿玢岩,测年是17.6亿年,也是泰山在正山中最年轻的石头,但是我们很快再往上,就能看到中间差十多亿岁的石头,短短的几步路就是十多亿年的差距。”
泰山之雄伟,尽在十八盘;泰山之壮美,尽在登攀中。
从起点到终点南天门,如果把每两个平台之间的台阶为一盘,实际总共97盘。
根据陡峭程度,又分为“紧十八盘,慢十八盘,不紧不慢十八盘”三种形态。
泰山学院泰山研究院教授
周郢
“‘十八盘’这个名字从什么时候开始出现?现在查到最早的历史文献是五代入宋的一位诗人,叫李昉,他写过的一首诗说‘巨石来从十八盘,离宫复道满千山’。”
拔地五千丈,冲霄十八盘。
十八盘岩层陡立,在不足1公里的距离内升高400米,工匠们要抬着沉重的泰山石搬运垒砌,还要面对上方山石随时滚落的危险,修建难度可想而知。
泰山管委遗产保护部部长
宋洪兵
“在十八盘抢修的过程中,我们有一个重大的发现:在每一个盘的起始处,都有一个基础台基。这半个台阶看着好像是没修好,实际上它插到地下四十多公分,形成了一个卡扣的结构,这样环环相扣,形成了盘道稳固的结构。”
最终,石匠姜桂松带领众人克服重重困难,提前完成了圣命,大喜过望的丁皂保犒赏了很多银两给姜桂松。
但他转手就分发给了一起风吹日晒、抬石上山的其他工匠们,他深知“人心齐,泰山移”的道理。
泰山,从来就不仅仅是一座山。
1987年夏天,一辆面包车停在泰安城区一座古建筑前。当62岁的新西兰人卢卡斯,看到红色大门上九行九列81颗门钉和不远处的黄色琉璃瓦的角楼时,这位曾游历过多个国家的世界遗产委员会专家十分吃惊。
他心中满是疑惑:泰山脚下为什么还会有“故宫”呢?只有帝王才能使用的“九五”之数为什么会出现在这里?这的庙宇究竟祭祀着哪位神仙?
10月11日至22日
纪录大时代《大泰山》
12集连播,敬请观看
编辑:王鼎尧
责编:陈阜东
制作人:唐大麦
0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