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旅游团购(如何过个舒心年?这份春节消费指南请收好)
来源:人民网
【编者按】春节临近,年味渐浓。随着节日消费高峰的到来,囤货、买买买,线上线下一派热闹场景。为了引导民众理性消费、安心过年,人民网“人民投诉”通过梳理各级市场监管部门和消协发布的相关消费提醒,结合近年来出现的消费新趋势、新变化、新热点,总结出以下春节消费指南,全方位助力消费者舒心过新年。
春节将至,保健食品成了走亲访友、拜见长辈的优选礼品。在“养生”“保健”类产品消费中,市场监管部门提醒民众特别是老年群体,要谨记“保健品不能代替药物治疗”,防范保健品夸大和虚假宣传。要警惕被一些经营者以“感恩答谢”“回馈老客户”等名义,用一些“小恩小惠”,诱导购买假冒伪劣保健品。谨防落入“免费”“专家”“亲情”“海淘”四种陷阱,花了冤枉钱又伤了健康。
对此,“上海市场监管”微信公号发布提示,买保健食品,要“一查、二看、三对号”——
一查:检查保健食品包装上是否有保健食品标志及保健食品批准文号。无论是购买国产保健食品还是进口保健食品,都应认准“小蓝帽”标识,并认真核对产品批号和功能声称是否存在虚假、套用等问题。
二看:看清保健食品包装上是否注明生产企业名称、地址、生产许可证号、生产日期、有效期等,生产许可证号可到企业所在地省级主管部门网站查询确认其合法性。
三对号:根据自身情况和注册备案产品的保健功能进行选择,切不可偏听偏信、盲目使用和滥用。
消费者也可以登录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网站,查询在我国注册或者备案的保健食品,以辨别其真伪。同时,购买保健食品或接受相关服务,请选择正规商家,通过正规途径购买,并妥善保留购买小票、产品发票、在线交易记录等必要凭证。对所购买的保健食品质量安全存疑的,可向当地市场监管部门咨询举报。
春节临近,商超、旅行社、电商等经营者纷纷推出各种各样的优惠活动,一些不法经营者也会借低价手段,销售假冒伪劣产品,欺骗消费者。对此,中消协整理了近年来消费者反映比较突出的几种“低价套路”:一是低价“问题”食品安全风险高、营养价值低;二是社区团购“薅羊毛”,小心买到假货和劣质产品;三是超低价促销暗藏“猫腻”,让利为假、盈利为真;四是远离“不合理低价游”,当心“游玩”变“购物”。
针对上述四种“低价套路”,中消协提示广大民众:
在挑选美食时,考虑价格更要重视安全和品质。要检查商家是否具有食品经营许可证和营业执照等经营资质,并查看食品经营许可证上载明的经营范围是否匹配,建议到证照齐全的正规商家处购买食品。关注食品的标签信息,特别是商标、保质期、食品生产许可证号等,降低食品安全风险。
在进行社区团购时,要认真甄别、查看商家资质,了解商家口碑及售后服务情况,尽量选择信誉良好、服务规范、售后有保障的团购商家。要仔细查看供货渠道和供货商资质,收货时要及时查验产品品质。要根据自身需要理性消费,不盲目囤积限期使用的商品。
在面对超低价促销时,要仔细辨别促销真伪,特别要了解是否附带其他条件等。对于涉及分期付款的,要全面了解相关规则,并衡量自身的偿还能力。要保持理性,建议不要一次性充值较大金额。
在选择旅游产品时,不能单纯以价格为导向,要多关注口碑及产品品质。与旅行社签订旅游合同时,要详细阅读合同条款,了解旅游行程安排及双方的违约责任。
春节临近,家政、洗车洗衣、美容美发等服务行业的部分商家价格上涨。对此,浙江省消保委建议消费者提前预约服务,做好计划,尽量避开“过年价”。选择明码标价的店家,有效避免消费纠纷。
如在选择家政服务时,应选择正规企业并签署正规劳务服务协议书,对履行期限、服务内容、服务费用和节日期间的特定时间段的费用等事项要明确约定;督促家政公司和家政人员对照服务约定,特别是节前节后的服务时间提供家政服务,接受完服务后,要当场检查结果,避免引发纠纷。
此外,春节前后也是机构预付充值、办卡优惠活动的促销高峰期。对此,市场监管部门建议消费者要审慎了解商家的资信情况,要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使用频次理性选择。充值金额不宜过大,续费时间不宜过长。不要轻信商家的口头承诺。要签订书面合同,明确预付卡的有效期限、优惠承诺、使用范围、退款条件和违约责任等信息。
中消协也提示消费者应全面考察企业信誉和经营状况,重点关注其他消费者的点评,对问题频出的行业企业应当提高警惕。理性消费、按需充值,切勿盲从,轻信超低折扣宣传,以免遭遇无良商家卷款跑路。
随着生活方式的多样化,除了亲自下厨、堂食,选择酒店套餐、外卖配送、购买半成品年菜也成为年夜饭新“食”尚。在年夜饭消费中应该如何选择商家、避免消费纠纷?
中消协提醒,消费者预订年夜饭或在外就餐,应选择卫生健康部门评定的卫生安全等级B级以上餐饮企业。最好对餐饮场所实地考察,签订书面合同,明确消费细节,对菜品名称和实际内容要做到心中有数。
此外,对于餐饮企业特殊约定的消费内容要事先了解清楚并确认。警惕“最低消费”“餐位费”“餐具费”“开瓶费”等不合规收费。在合同中应注明预付款项是“定金”还是“订金”(“定金”一般是交了之后就不予退还的;“订金”要具体看和商家的约定,建议和商家提前确认好是否可退订等事宜)。消费后要保留好发票、收据、协议、聊天记录等凭证,确保发生消费纠纷时维权有据。
护航春节消费、共促消费公平。如果您在春节各类消费中遭遇权益侵害,如果您了解各类不良营销行为不为人知的陷阱、黑幕,也欢迎扫码登录人民网“人民投诉”平台进行投诉、曝光。让我们一起行动,依法维护自身消费权益,共建和谐消费环境,度过一个欢乐祥和的新春佳节。
话题征集一:“双节”旅游被坑了?一起聊聊假日出游的消费“囧事”
话题征集二:网上“年货节”开启 今年你入了哪些消费“坑”?
话题征集三:医美消费维权难?上“人民投诉”一键维权!
手机“扫一扫”一键投诉
0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