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驻美大使回应李嘉诚港口交易行为,商业行为需考虑国家利益
2025年3月,一则关于李嘉诚旗下长和集团欲出售包括巴拿马两个关键港口在内的43个港口给美国贝莱德财团的消息,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与热议,这一交易不仅涉及巨额资金,更因其潜在的地缘政治影响而备受瞩目,在此背景下,原驻美大使周文重对李嘉诚的港口交易行为进行了回应,强调任何商业行为都应考虑到国家的利益,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深入探讨这一事件,分析李嘉诚港口交易行为的背景、各方反应以及原驻美大使回应的深远意义。
李嘉诚港口交易行为的背景
2025年3月4日深夜,李嘉诚旗下的长和实业突然宣布,要将全球43个港口打包卖给美国贝莱德财团,作价228亿美元(约1657亿人民币),这批资产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巴拿马运河两端的巴尔博亚港和克里斯托瓦尔港,这两个港口控制着全球6%的海运贸易,中国商船通行量占比高达21%,这一交易无疑将对中美两国的贸易关系以及全球航运格局产生深远影响。
巴拿马运河作为连接大西洋与太平洋的重要水道,其战略地位不言而喻,特朗普上台后,便迫不及待地表露了收回巴拿马运河的意图,这背后显然不仅仅是商业利益那么简单,而是美国试图在全球范围内巩固其霸权地位的一种表现,李嘉诚将巴拿马运河两端的港口出售给美国财团,无疑是在中美地缘政治博弈中投下了一枚重磅炸弹。
各方反应强烈
李嘉诚的港口交易行为一经公布,便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强烈反应,香港《大公报》连发多篇评论文章,从多个角度对这一交易进行了深入剖析和批评,文章指出,在中美正处于风高浪急的关键时刻,长和集团竟然出售包括巴拿马两个港口在内的全球43个重要港口给美国财团贝莱德集团,显然就是置国家和民族利益于不顾的短视之举。
商务部专家白明也在网络上发文,直指李嘉诚及其长和集团的这桩交易是“在商不言商”,因为如果真的是“在商言商”,为何这桩生意没有经过全球招标价高者得的环节?大陆国企不止一次表达过对长和集团港口资产的交易兴趣,但李嘉诚与长和集团始终没有往这一方面迈出一步。
网民的反应同样激烈,许多人认为,这桩交易一旦完成,将对中国的全球贸易和航运事业带来无法估量的负面影响,通过遏制中国的全球贸易以防止中国的超越,已经成为美国的头等大事,在这个关键时候“配合”美方资本收购关键基础设施,是普通人都能看出的不合适行为。
原驻美大使周文重的回应
面对李嘉诚的港口交易行为,原驻美大使、博鳌亚洲论坛原秘书长周文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用了一句话回应:“任何商业行为,都要考虑到国家的利益。”这句话简洁而有力,直接点明了问题的核心。
周文重的回应不仅是对李嘉诚港口交易行为的直接批评,更是对所有中国企业家的一种提醒和告诫,在商业活动中,企业家不仅要追求经济效益,更要时刻牢记自己的社会责任和国家利益,特别是在当前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下,任何涉及国家安全和战略利益的商业行为都必须谨慎对待。
外交部及港府的态度
外交部发言人也在例行记者会上对这一事件进行了回应,发言人表示,中方一贯坚决反对利用经济胁迫、霸道霸凌侵犯损害他国正当权益的行为,这一表态不仅是对李嘉诚港口交易行为的间接批评,更是对美方霸权行径的强烈谴责。
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回应了李嘉诚将港口出售给美国财团一事,他表示,社会对事件的关切值得重视,特区政府要求外国政府为香港企业提供公平环境,反对使用胁迫施压手段,他强调任何交易须符合法律法规要求,港府会依法依规处理。
李嘉诚的沉默与争议
面对各方的强烈反应和批评,李嘉诚本人却始终保持沉默,他既没有公开解释这一交易的原因和动机,也没有对批评进行回应,这种沉默无疑加剧了外界的质疑和争议。
有人认为,李嘉诚作为一位成功的企业家,应该具备高度的政治敏感度和社会责任感,在这一事件中,他却似乎忽视了这些因素,只看到了眼前的经济利益,这种短视的行为不仅损害了他个人的声誉和形象,更可能对国家和民族利益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害。
也有人认为,李嘉诚的沉默可能是出于某种策略考虑,他可能希望通过保持低调来避免进一步的争议和批评,从而确保交易的顺利进行,这种策略是否明智仍有待观察。
李嘉诚的港口交易行为无疑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热议,原驻美大使周文重的回应更是将这一事件推向了高潮,在商业活动中追求经济效益固然重要,但更不能忽视的是社会责任和国家利益,特别是在当前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下,任何涉及国家安全和战略利益的商业行为都必须谨慎对待。
这一事件也给所有中国企业家敲响了警钟,在商业活动中不仅要追求经济效益,更要时刻牢记自己的社会责任和国家利益,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为国家的发展和繁荣做出更大的贡献。
0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