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酒店网(昨日起东莞市各类公共场所和经营性服务场所有序恢复开放)
来源:东莞时间网-i东莞
■昨日起我市各类公共场所和经营性服务场所有序恢复开放。图为读者在东莞图书馆看书东莞图书馆供图
本报讯 3月17日,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办公室发布通告,自即日起,有序推进各类公共场所和经营性服务场所,在充分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前提下恢复开放,明确图书馆、文化馆(站)、博物馆、纪念馆、各类体育场馆等公共文化场馆(站)为“允许开放类”;各类旅游景区和度假区、各类文化遗址、动物园、休闲农业经营场所为“限制开放类”。
昨日,市文化馆、东莞图书馆恢复对外开放,而鸦片战争博物馆、市博物馆、东莞展览馆、东莞市袁崇焕纪念园等公共文化场馆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也将陆续对外开放。
昨日,东莞观音山森林公园恢复开园;3月20日粤晖园景区将开门迎客;3日21日常平隐贤山庄将开放景区;4月1日龙凤山庄景区正式恢复对外营业……我市主要A级景区将陆续开门迎客。
进馆须戴口罩,并测体温
昨日,记者来到已正常开放的市文化馆。进馆时,物业工作人员会给每一位来馆的人测量体温,正常才允许进入。市文化馆办公室主任梁宝华告诉记者,疫情防控期间,市民在进入文化馆时,必须佩戴口罩,并配合测量体温;体温≥37.3℃或有乏力、干咳等不适症状的,一律不允许进入,工作人员将登记其相关信息,并第一时间向疾控部门报告,协助其到医疗机构发热门诊就诊。同时,至疫情结束前,市文化馆将实施人流控制措施,工作人员将根据场馆内部人流实时情况,实施进场管控。
因上午下大雨等因素影响,来市文化馆“打卡”的市民不多。记者在馆内看到,一楼的“风华七十载——东莞群众文化记忆展”“与新中国同行70年——张永通从影70年致敬展”正在展出,显眼的电子显示屏正播放着疫情防护知识视频。梁宝华介绍,主楼所有功能室、设施设备(每天会消毒2-4次)等都已正常开放使用,市非遗展示厅也已对外开放,因目前还不能举办任何人员聚集性活动,暂时没有演出安排,星剧场暂不开放。
目前,市文化馆开放时间为上午9点至下午5点,馆内各项公益文化服务项目将根据实际情况逐步恢复。
东莞图书馆仅开放自助区域
东莞图书馆也从昨日起有序恢复开放服务。东莞图书馆目前开放的区域为一楼南门外自助图书馆,提供图书借还服务。其他区域暂不开放,将根据疫情防控形势进行调整(具体可留意图书馆相关通知公告)。开放时间为周一至周日(9:00-12:00、14:00-17:00,12:00-14:00闭馆消毒清洁)。
现在入馆实行“实名预约”,读者提前一天通过“东莞图书馆”微信公众号预约到馆,分上、下午两场次,名额各为150人,额满则止。每人每天仅可预约一个场次时间,当次有效,过期作废。具体进馆预约指南,可通过“东莞图书馆”微信公众号相关推文了解。
东莞图书馆提醒,为保护易感人群,14周岁及以上人员方可进馆。家长可代少儿读者借还图书。市民凭有效预约信息及“莞e申报”健康二维码,在入口处配合测量体温并登记相关信息,佩戴口罩后方可入馆。同时在馆人数控制在50人以内。广大读者请自觉加强自身防护,全程佩戴口罩,减少在馆停留时间,与他人保持1.5米以上距离,快借快还。
自1月24日闭馆以来,东莞图书馆坚持工作不断档,加强了网上数字资源服务、优秀文献推荐、线上活动等。同时,对书库、阅览区、展区等进行了全面消毒,并开展书刊整理、新书上架工作,积极为恢复对外开放做好准备。
景区仅开放自然风光区
近期,我市A级景区积极贯彻疫情防控要求,开展系列防疫举措,严格监测跟进员工健康动态,强化疫情防控培训,储备防疫物资,对景区内游客活动集散点、密集公用设施、服务场所等进行全面清洁消毒,为开门迎客做了充分的准备工作。
此外,银瓶山(4A)、牙香街(3A)为开放性景区;松山湖景区(4A)、香市文化旅游区(4A)、华阳湖湿地公园(3A)、稻香饮食文化旅游区(3A)为部分开放景区,市民游客在做好防疫的前提下,可以选择前往。
记者了解到,目前准备开门复业的各类旅游景区和度假区,开放的部分仅限于自然景区部分,其内设的剧院、影院、大型游乐设施、马戏等人流密集场所暂不开放。
此外,星级酒店、旅馆(宾馆)、招待所、民宿等也允许开放,但其内设的游泳池、卡拉OK、歌舞厅等场所暂缓开放。记者了解到,塘厦三正半山温泉酒店已于3月15日正式对外营业。
旅行社方面,我市各旅行社继续暂停经营团队旅游及“机票+酒店”产品(包括邮轮旅游产品),目前市民游客可通过电话、线上等方式办理退团退费、旅游咨询、单项预订服务等业务。
记者 赵水平 王红林
0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