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福寺(千年古寺的视觉盛宴——朔州崇福寺的金代五绝)
#头条创作挑战赛#到朔州主要是看崇福寺,寺始建于唐高宗麟德二年(665年),看各方面的介绍,寺是我国现存辽金三大建筑之一, “山西省十大最美景观”之一。其弥陀殿为“山西省十大最美古建筑”之一。看起来是一个宠爱有加的地方。
崇福寺位于朔州市城区东街北侧路边上,寺坐北朝南,前面是崇福广场。大门是现代仿建的。
门前有国保碑,88年三批国保,就这也看出崇福寺的层面。朔州是唐代大将尉迟恭的老家,其奉敕修了崇福寺,当时兴修了金刚殿、藏经楼、大雄宝殿及东西配殿。辽代曾改做林太师府署,名曰林衙院、林衙署。金熙宗皇统三年(1143年)金代开国侯、朔州节度使翟昭度奉敕在大雄宝殿后建起弥陀殿、又建观音殿。金海陵王完颜亮于天德二年(1150年)赐额崇福禅寺。此后,元、明、清各代都有修葺。这样形成了山门由南向北有金刚殿、钟楼、鼓楼、千佛阁、文殊殿、地藏殿、大雄宝殿、弥陀殿和观音殿五重院落,占地23400平方米的规模。
第一进院落是金刚殿,又是天王殿,清乾隆年间重建的。
二进院落是千佛阁,当年创建崇福寺的时候是藏经阁。现在看见的建筑是明洪武年间的遗物,当时改名千佛阁,想当年可能内有千佛,但现已不存。阁深面宽五间,进深三间,周设环廊。屋顶为两层重檐歇山式。
两边是钟鼓楼,看着也是明清的建筑。
千佛阁殿内正面中间是明代的弥勒佛铜像,有一米多高,看着也应该有个十几吨。佛像后面是木制的三檐双层阁楼,高约5米,结构精巧,造型别致,据传是明代仿唐代这里的大藏经阁式样而作。
东西两侧佛坛上也有石造像。但佛像都是浮搁着,这些不是崇福寺原有的,是从朔州南榆林乡旧庙遗址中出土的。
再往后是大雄宝殿又名三宝殿,明成化五年(1469年)在唐代基础上重建。殿面阔五间,进深八椽,殿顶为九脊歇山顶。但感觉这体量好像与这大的寺庙不配。
殿内供三世佛贴金彩塑座像,东西两边各绘壁画十列小佛,共计千尊。
第四进院子,是崇福寺的主殿弥陀殿,单檐九脊歇山式。殿始建于金熙宗皇统三年(公元1143年),金海陵王完颜亮于天德二年(公元1150年)赐额崇福禅寺。建筑面宽七间,进深四间八椽,为全国现存较大的金代建筑。看着下面的基础就有两米多高,殿通高二十一米,台基东西宽约五十米,南北深约三十米,好大的体量。据说规模仅次于辽宁义县奉国寺大殿与山西大同上华严寺大雄宝殿,位居第三。历史上曾多次修缮,最近一次是1987年至1991年国家拨巨款进行的落架大修。
因为崇福寺是一座净土宗的寺庙。净土宗修行的方法,包括持念阿弥陀佛的法号,观想净土世界,借助修行者“心行”(内缘)和弥陀佛“愿力”(外缘)的结合,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所以以弥陀殿为主殿,供阿弥陀佛为主佛。看到这里我有点明白前面的大雄宝殿为何有点“不配”了。
就我这广角居然拍不了正面的全景,只好在东西两边拍了全景,可那些新种的小柏树很碍眼。
弥陀殿屋脊琉璃饰、华册巨匾、雕花窗根、精美壁画、塑像背光等碑称为“金代五绝”。
一绝是匾额,正檐下悬挂的“弥陀殿”竖匾,为大殿建造后40多年的金大定二十四年(1184)的原物,匾高4.2米,宽2.7米,每个字径0.9米,据说是我国现存最大的古代牌匾。字迹圆润舒朗,古韵十足,站在它跟前,并不觉得压抑,也没有感觉那么大,只有觉得庄重沉稳,比较醒目。中间“弥陀殿”三个大字的落款是“大定廿四年五月十九日洪福寺沙门”;右边有许多小款,但大部分看不清楚,有“大明弘治丙辰年”和“大清康熙五十九年六月吉日”等字样。看来这东西和书画似的,后人都有点跃跃欲试的想留下点什么。
二绝是殿顶上的屋脊琉璃饰,九脊全为瓦条砌垒,殿顶上筒坂布瓦覆盖,绿色琉璃和脊饰剪边。正脊中间置有瓦楼一座,两旁是两个正在跑的将军,挺好玩。
两角上是两个高大鸱吻。
戗兽、垂兽大张巨口,露着獠牙,形态生动。
三绝是弥陀殿门窗镂刻,棂花图案多达十五种,棂条搭接方式有双交、四交、六交几种结构,组成斜方格、四六方、套六方、团花等不同样式。有三角纹、古钱纹、桃白球纹等,可想当年真是下了功夫。
还有一绝是弥陀殿内四周墙壁满绘壁画,共计345.75平方米,也是金代作品。画题内容主要是佛和菩萨讲经说法的画面。整个壁画庄重宏伟,画工精细,设色以朱红、石绿为主。
最主要的一绝是殿内梁架结构具有独到之处,随着殿内金柱的减少,主体结构非常特殊。大殿内佛坛横跨5间,有佛像9尊。
主座是“西方三圣”,中为弥陀佛,东为观音菩萨,西为大势至菩萨,主像背光为编条泥壁,图案呈草叶纹,边沿是焰光。中间背光浮壁13尊伎乐天。
主像两侧4尊立像为胁侍菩萨,坛前两隅为护法金刚——哼哈二将,差不多有五米多高,略微向前俯视,可以调整你观赏的比例效果。像塑的精致生动,张力十足,怒目圆睁,威风雄武,在跟前只能仰视,挺唬人。说是这些塑像虽经明代重装,但造型、躯体、面容、衣饰仍保持金代原塑风骨。不得不佩服近千年前人们的工艺和水平。
出大殿,站在宽大的屋檐下,凝思闭目,周几无声息,惟有大殿屋角上的铁铃随风叮当作响,似时间老人娓娓道来这千年古刹给人留下的的饕餮盛宴。
观音殿位于弥陀殿之后,是寺内另具代表性的一座殿,也是崇福寺内最后的一座殿堂,也建于金代。殿身面阔五间,进深三间,六架椽,单檐歇山顶。
前檐当心间悬“观音殿”竖匾也不小,是明景泰四年(公元1453年)威德将军京兆杜学文所书。
殿内有塑像三尊中为观音菩萨像,左为文殊菩萨,右为普贤菩萨,均为明代原作。梁架设计中,将前糟全柱全部减去,梁架上采用了双重形又手,构件之间
0 留言